学者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张家口察哈尔文化研究会 > 关于我们 > 学者论坛 > 正文
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时期的儿童教育事业探究
文章来源:张冬霞    发布日期:2023/8/15    点击数:596 次

晋察冀边区和张家口市党政对儿童工作均极端重视,乃至于利用1946年“四四”儿童节到来之际,多方联动。先是3月26日市总工会及市青联筹备会发出《关于纪念四四儿童节的联合指示》,要求调查和组织童工的生活、学习、生产,并开展爱护童工教育。后有4月4日边区党报《晋察冀日报》刊载文章《纪念四四儿童节》就儿童抗战贡献进行总结和今后儿童工作进行动员,做出要大力发展儿童学校建设、组织建设,加强儿童民主教育,剔除儿童奴化教育,广泛开展儿童文教卫生运动、儿童模范运动等重要指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探索儿童保育事业

1927年,张家口市始有儿童(幼儿)保育,为张家口女子师范学校在明德北街设立的张家口女子师范幼稚园,“七七”事变后停办。张家口第一次解放后,边区和张家口市党政机关持续关注和推动幼儿保育,但是,从总体上说,尚处于幼儿保育探索阶段,起步较晚,进度缓慢,且未形成有规模的幼稚园机构。

(一)持续呼吁开办保育院和托儿所

1946214日,《晋察冀日报》刊载文章“边区妇联座谈妇女干部幼儿待遇问题,托儿所正积极建设中”,正式吹响幼儿保育启动号角。430日,《晋察冀日报》又刊载“希望创办妇女补习学校和幼稚园”简讯,发出“快成立婴儿保育院”的号召。从简讯中可以看出:一是自2月以来,围绕在张家口成立婴儿保育院问题,报纸上已有几次热烈讨论,且在妇女“三八”节时重复提出;二是保育院专收干部婴儿,以解决妇女干部的工作困难,且确实存在各机关妇女干部因照顾孩子而影响公事,甚至不能工作或学习的情况;三是要建立一个保育院,将面临着很多困难,但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仍需尽量克服一切困难;四是日报提出两个希望,希望政府“对此问题能和对生产问题一样的热心,帮助妇联会克服一切困难,使它早日诞生”,希望有婴儿的妇女干部“能提出支援和积极的呼声,促使婴儿保育院的早日成立”五是日报提出特别提议“应即刻开展一切,要办……若干个托儿所才好

526日,《晋察冀日报》同时刊载《希望集中力量办一大保育院》《快办保育院》两篇文章。前篇文章分三部分:一是报道政府的作为。(1)将以前计划之保育院,改为民办公助;(2)确立各大机关分散办小型托儿所方针;(3)据说已帮助妇联300余万元。二是分析面临的困难。(1)各机关缺乏对保育事业有经验的人;(2)各机关托儿所大都需要一名小儿科医生;(3)如何训练保姆的问题;(4)怎样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与养成集体生活;(5)这样既浪费人力、财力,同时也不一定搞得好。三是向政府提出建议。(1)除政府提供经济帮助外,再将集中各机关筹备投入,搞一个像延安那样的保育院;(2)由妇联找一些在保育事业有经验的人才;(3)希望各界给予良好意见,并给予经济上的帮助,以减轻各机关人力、物力的开支;(4)希望政府多与妇联会商讨此工作的进行,这也是民主繁荣张家口市一项重要的建设。后一篇文章则是报道伊力同志的意见,再次强调开办保育院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章附录如下:

快办保育院

从报纸看到伊力同志提出快成立保育院,这个意见确实是妇联女同志迫切的要求,保育院的建立确实是太需要了。在繁忙的工作中,一面要工作和学习,一面要照顾孩子,的确是女同志的一个负担。保育院的成立,不仅可以减少妇女干部的负担,同时也可养成革命后代过集体生活的优良习惯,对婴儿智力的教育也只有保育院是最合适的。保育院建立的问题,据说妇联会已制出一部分的东西,如小床之类。房屋她们已准备好一处,需修理后才能住,她们是很热心这个问题的。我最近又特问过财经处的负责同志,据说保育院也决定成立。我希望政府在建设工作上能把保育工作作为是建设工作的一部分,多多帮助妇联会,促其早日成立,为妇女同志解决实际困难。

通过边区党报以上连续新闻报道,有四点认识:一是足见边区党委对幼儿保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并不断对政府提出意见、希望和建议,督促政府尽快落实保育院和托儿所的成立;二是通过报纸,张家口各界曾就“开办保育院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育院服务对象”——各机关妇女干部、“兴办保育院的目的——减轻妇女干部照顾孩子的负担而以便更好地参加工作和学习、“以何种形式开办保育院”——公办还是民办公助、“开办保育院经费”——政府支出及机关投入与社会赞助等问题展开热烈而广泛的讨论;三是政府在边区党委的督促下、社会各界的呼吁下,已经着手筹建保育院和托儿所,如制定开办保育院和托儿所的方针、投入一定筹备经费、购置保育设备和选定保育地址等;四是当时专业保育师资奇缺,故提出如何训练“保姆”问题。概而言之,在全面内战即将爆发、时局急促的情势下,在边区和张家口市人力、财力极为短缺的情况下,而又面对妇女干部育婴的现实困难,确需政府部门着手建立只针对特定对象的保育院和托儿所,即便如此,从边区党委再三推动、相关妇女干部一再呼吁而政府行为似乎有所迟缓的情形看,所开办的数量也会极其有限,短时间内也会难以满足边区和市各机关的需求,当然,也更无余力面向全市推展和普及幼稚园、保育院、托儿所。

(二)成立边区群众团体儿童保育院

妇运刊物《时代妇女》记述了边区建立保育院的相关情况,题目明确为“边区群众团体的保育院”,而内容表述为“边区群众团体儿童保育院”。其时,中共领导域内机构常有简称、俗名混用,即便亲历者回忆也难精确之,故以边区群众团体儿童保育院”称之。成立时间在1949年5月底,可以肯定的是,应为26日之后,因为同日《晋察冀日报》援引伊力同志的调查,据说妇联会和财经处或正在积极筹备或表明决定成立。保育院最初规模不大,共有18名幼儿,其中,5个乳儿13个婴儿,最小的刚刚2个月,最大的5周岁,2周至4周者居多。《时代妇女》从筹备工作、管理方法、饮食进餐、保姆培养、面临困难等五方面给予报道:1)筹备工作。一是建有或购置幼儿吃住玩住所、场所和设备。吃饭有伙房,配有小椅子、小桌子等;睡觉有住房,配有小床、蚊帐,洗脸、洗澡等生活用具等;玩处有游戏场所,配备有玩具木马、摇椅、小车子、沙盘等。另建有一个浴室,供幼儿洗澡。二是入院时需填写两个表格,一个表格是幼儿父母所在地、职业等,以便孩子发生意外时通知家长;一个表格是幼儿过去生活饮食等习惯,以免突然给幼儿改变生活饮食习惯而发生意外事故。三是准备幼儿衣服登记簿,供幼儿父母将自备衣服详细登记,甚至要求父母将幼儿名字缝在衣服上,以免穿错。2)管理方法。关于保姆值班,雇佣6个保姆,每个保姆平均负责3个幼儿的清洁卫生、换衣服、洗脸、洗澡等。保姆采用轮班制,每天由2人看护婴儿,2人看护乳儿,1人做饭、准备开水,1人值班(隔天休息),即每个保姆每6天休息1天。每天清早轮到谁看护婴儿,谁负责给婴儿穿衣、洗脸、吃点心等,谁看护乳儿,还需负责打扫庭院、清洁卫生等。后雇佣伙夫1人,保姆则轮流为缝衣员;关于玩具保管,每天晚上由婴儿班检点一次,并做好班次交接,如有破损,即报告给组长,向上级反映,以便随时修理;关于婴儿吃饭睡觉,饭前一定要洗手,饭中固定碗匙睡前一定要洗脚、洗屁股,每隔两天洗澡一次。床位固定。午睡时可听保姆讲故事。每到星期六和星期日,家长可来看望婴儿并带来食物,但食物需要给保姆,有计划地给婴儿吃,以避免养成吃零嘴的习惯;关于婴儿生病,由保育院和家长共同负责,回家或住院由病情决定;关于乳儿看护乳儿每天早7点入院,晚7点接回。中间母亲可按时到院喂奶3-4次,保姆则只负责按时给小儿喝3次水。在特殊情况下,母亲有事或母亲生病,不能到院给乳儿吃奶时,保姆即负责按时喂代乳粉。(3)幼儿饮食。婴儿每天3次饭、1次点心,均为细粮。饭食花样较多,每个婴儿平均每天能吃到2个鸡蛋、1钱肉、6钱菜、3钱油、3钱盐、3钱糖,饭的种类有包子、花卷、饺子、鸡蛋饼、肉丝面条、大米饭等。每顿点心有饼皮、藕粉、代乳粉、馍片等。4)保姆培养。保姆需进行“如何带孩子”教育,每周3次课(政治、卫生、文化各1次,学习时间规定在晚上婴儿睡了以后,政治学习主要是集体读报)、1次生活检讨会、1次讨论会。白天时,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在游戏室设有一个黑板,写上生字,以便保姆边看护幼儿边随时练习,提升文化水平。5)面临困难。一因初办而缺乏经验,难以接收大量幼儿;二因地址大小,房子太少,夏季时最多能容纳20个,冬天时也仅能容纳30个,大大限制了发展;三则缺乏儿科医生

(三)通过科普宣传以补儿童保育院开设之不足

为了推动儿童保育工作,且在无力大量开办保育院、托儿所的现实困难下,边区和张家口市党政部门还是想了很多办法以解决因保育院、托儿所开设不足而导致的儿童保育普及的问题。通过报刊杂志进行科普宣传就是其中一项有力举措,《晋察冀日报》特此开设卫生栏目,多次刊载关于幼儿疾病预防的相关文章,如卫生——急性虫样突起炎、卫生——预防麻疹的好办法、卫生——关于小儿肺炎的一点常识”等,《时代妇女》杂志也多次刊载相关文章。下附《时代妇女》刊载的一篇文章,用以说明儿童保育的科普宣传工作。

怎样才是科学合理的儿童生活习惯  中国自古就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又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又说:先入为主。这几句话都是从实际经验中得出来的结论,说明儿童时期的习惯如果养成以后就很难改正,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着儿童的身体健康,对于将来的习性上、社会创造和贡献上都有很大关系,现将儿童习惯已经注意的地方提出几项以供参考。                

(一)按时饮食,在吃奶时期,每三至四时喂奶一次,夜间只喂一次即可。喂奶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因为胃肠除了消化,工作以外,也需要有休息的时间,才能保证消化力的健康。按时喂,胃肠就能按时消化,按时休息,假如小儿一哭就给奶,反而可以造成消化不良。例如小儿由于冷、热、襁褓潮湿、衣服被褥不适、不平坦、疼痛、过饱不适等疾病时都要哭。不追究哭的原因,乱给奶喂,长时间无法休息,容易陷于消化不良和胃肠病弱,养成按时哺乳的习惯,小儿吃奶即可睡去,到吃奶时,自然又醒,如此大可以减轻母亲的疲劳,可多做些工作。小儿吃奶在前几分钟,已大部将乳汁吸入胃内,约有1520分钟就可以了,如果再延长喂奶时间,小儿玩奶游戏对小儿没有好处,徒增加母亲疲劳和妨碍母亲工作。断乳的小儿饮食,应该定时、定量按身体发育的需要渐渐增加,食量不可忽多忽少,忽长忽短,致陷胃肠于疾病状态。

(二)零食。小儿多吃零食容易损害肠胃,由于零食的关系使得下次的正规饭吃的不多,不好好吃,反而吃不饱饭。饭吃过后不久又饿了,这样就把定时、定量给破坏了。如果小儿要求吃零食,可说服加以禁止到一定时间再吃,还有吃饭时间不想吃,吃的量少,但不久饿了之后的这段时间可以不让吃零食,等下次吃饭时再吃,但每次吃的也不要太多,太多了,下次又不饿了,吃的也减少了,又成混乱状态。偶尔一次少吃一些,对于营养上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成问题的是把胃肠弄病了,小儿因胃肠消化不好不能多吃,然而母亲总设法让多吃,于是有病的胃肠消化能力一再减弱,没有能力消化更多的东西,东西吃了也不能消化,反而加重肠病的程度。这就是所谓的——慈悲生祸害。胃肠不好的节食疗法就是针对这种情形的。一时的绝食,营养不会受妨碍,因此换来胃肠健康的恢复,是再合理不过的了。                             

(三)小儿安静和运动的调节。大部分的时间让小儿静卧,按一定时间,将小儿架起,使其跳跃,做手足活动。有的母亲因爱小儿,终日将小而抱着,加以摇摆,习惯既成,不抱就哭,抱而不摇也哭,如此抱得不合适,使身体发生畸形。小儿不能安静却把大人疲劳的要死,也不能做其他工作,这是多不合算的事!要知道抱起的目的是为了活动,小儿身体改换一下体位,除了这目的之外,还是静卧好一些。

(四)母亲和小儿要分被睡。中国平日的习惯,是母子同被,把小儿的头没入被子里,呼吸不清洁,有杂味的空气不合卫生。母亲的翻身影响小儿的睡眠,小儿翻身和不断的吃奶影响母亲的睡眠,更破坏了按时喂奶的好习惯。          

(五)卧位。不要使小儿取腹位睡的习惯。如此妨碍胸廓的发育,障碍呼吸。应及早矫正,习惯了不易改。              

(六)按时在一定处所大小便。小儿会走了以后,叫他学会在一定处所大小便,习惯养成,大小便时就会自动的去蹲在指定处所大小便,如此可以保持居家的卫生。养成卫生的习惯,若小儿随处便溺,是不好的习惯,但大家对这一点注意的不够。                                   

(七)按时起居。从小儿时期开始就要养成按时起居的习惯。成人的晚睡晚起,有时是从童年养成的,这样会影响身心健康。

(八)服从真理,听指示。从小就使其养成以服从真理、听指示为光荣,以大人指使不听话为可耻,这样对于小儿日后的进步和修养上是好的,其他的人也愿意帮助教育,博得大家的欢心和爱护。 

(九)选择环境,关注小儿接近的伴侣与事物的影响。小儿的习性很重要。迷信的保姆、自信的母亲、胡乱的警卫员、性格不好的同伴小儿以及屠宰场、妓院、赌博场的邻居等等均影响小儿的习性。孟母的择邻,古语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是没有道理的。习惯的养成在初期有的很困难,但不能因为困难而放松了好习惯的养成。习惯没有养成,再想改变过来也困难,好习惯与坏习惯的养成,只在最初的母亲注意与否的关键上。在乳儿时期应注意“养”的习惯,学龄时期应注意“教”的习惯,将来革命的成长和巩固有赖于后生,后生的教育应放在第一位是没有人能否认的。

二、关注童工生产生活

张家口第一次解放后,民主政府从敌伪手中接管了两个普遍使用童工的工厂,分别为张垣烟草公司和胜利火柴公司,当时两大公司各有200多位童工。1946823日,《晋察冀日报》专门刊载主笔程海州的《张家口幸福的童工》文章,对张家口市新旧社会两大公司童工的生产和生活进行了对比,冰火两重天的境况形成了鲜明比照。

旧社会童工身心备受摧残。张家口解放前,两大公司童工“法西斯匪徒和汉奸们”的践踏与蹂躏之下,大都童工8、9岁入厂,工作时间:每天10-12小时;工作报酬:实物工资,“就是一点点碜沙子的小米”;工作条件工厂里冬天冷的像冰窖,夏天热得像蒸笼;工作规定“一天只准喝一次水,上厕所都要领牌子”工厂非人的折磨,致使童工个个矮小消瘦、面黄肌瘦,如火柴公司女童工曹秀珍,从10岁开始做工,17岁时“她还只有桌子那样高”;烟草公司包装女童工刘玉凤,从9岁开始做工,就没有再长,依然还完全像个八九岁的孩子,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很多十五六岁的孩子,只有十岁那样高低,但是从他们的面容看起来已经不止十五六岁了”;也使童工心理遭受重大挫伤,作者曾经和几位童工谈话,“当他们谈话的时候,孩子们的心一直是紧缩着的”。作者深深地感受到:“敌人对孩子们这样慢性的摧残与蹂躏,确实比杀害还要残酷”;更使不少童工因此夭亡,烟草公司的一个童工,“由于饥饿和过度疲劳昏倒了,但汉奸说他在做工时睡觉就把孩子绑在大门上打,打肿了脑袋,打破了鼻子,流出的鼻血还要叫孩子吞下去,结果这孩子回去就死了”。被折磨致死的,仅烟草公司就有马福英、关秀英、白玉珍、丁淑英等多位童工。敌人在孩子们身上造下了多少罪恶!孩子们遭受到的是多么可怕的蹂躏!正如烟草公司一个女童工说:“咱们过去受的罪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新社会童工身心俱得解放。民主政府接管公司后,在童工眼里一切都彻底改变了。一是工资待遇大幅提高了。工厂一开工就普遍发了救济金,从194510月起,随着张市工人工资的普遍增加,童工的工资也更加提高了,每月可以拿到100多斤到300多斤的小米,而且工作时间也减少6小时生活大大改善;二是管理人员的态度、作风改变了。起初,童工认定“做工的和开公司的是绝对分开的,两家人一边是受压迫的,一边是压迫的人”,因此在工作时对管理人员充满了恐惧的心情。但他们马上发现,此时的工厂和之前的工厂并不一样,新来的男女管理人员“都是那样的和气,耐心地教大家唱歌,教打霸王鞭,教识字”。在各种会议上,“听到了与之前不一样的和善而亲切的讲话”,童工们“再也看不见凶恶的面孔,再也听不见高声的呵斥了”。慢慢地童工们怀疑与畏缩而变得好奇,“问女工作人员应该称呼什么,得到的回答是可以叫大姐”。于是,“孩子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很多大姐,每天下工以后,他们就把大姐们包围起来,感到比自己的亲姐姐都亲,问长问短,并且诉说着自己的痛苦”;三是可以向剥削他们的人搞清算斗争了。管理人员的组织下,烟草公司开展清算翻译、总务科长的斗争一位女童工妈妈站到台上控诉:“你不是人!是牲口!你想调戏我孩子,不得手,就叫日本兵到我家检查说我家人偷了东西,把我大儿子押走了”,童工们也踊跃控告“过去压迫他们的坏蛋,他们要求伸冤和报仇”。清算斗争胜利了,童工们胜利了,“她们从生活中体验解放以来的工厂和过去有了根本的不同,她们感受到一种和春天的太阳一样的温暖”。获得解放的烟草公司童工们,在公司年会上演出了三个戏,他们“自己编、自己演,演斗争会、演反对国民党打内战等,都演的很逼真而且有情感”。“过去被压迫在石头底下的幼芽,在春天的阳光下茁壮地生长起来了”。

对童工生产生活的关注,另一项重要任务是童工的教育问题,“让童工享受更多教育机会的问题”。从194510月起,烟草公司就成立了童工学校,18岁以下的儿童每天除做工6小时,需学习2小时。但是为了儿童们的将来,“儿童们就应该享受更多受教育的机会,要尽量让他们从工厂返回到学校里去”。19465月,烟草公司与火柴公司对所有18岁以下的男女童工的家庭情况做了一次调查,并召开了童工家长会议,试图动员和说服家长们将自己的孩子送入学校。然而,实际情况却很复杂,“很多儿童不但家庭不能供他上学,他还必须来养活家庭,或者说至少要养活他自己。假如让他们出工厂,他们立刻就要饿肚子”。为此烟草公司甄别情形,已离厂读书以外,对剩余100余个童工加以区别解决。对6个13岁以下的童工,做法是贷给他们家庭一部分钱,引领其做小生意维持生活,或者让他们的哥哥姐姐来做工代替他们;对45个可靠工资解决自己生活的童工,做法是“就让他们半工半读”;对家庭特别困难的,身体较好的童工做法是就让他做工。而身体较弱的童工,做法是“特别优待他们,让他们做半工,拿全工资”。如此一来,公司剩余童工的工作、生活、教育都适当的得到了解决。火柴公司的举措亦大抵如此,此后,两公司童工教育步入正轨。一是学校教育。烟草公司开始开设童工半日学校,每天下午1点至5点上课,课程有国语、算数、常识、故事、音乐等。下课后,有滑梯、铁环、皮球、跳绳等游戏运动。童工们学习积极性非常高,白天在工厂里学,晚上回到家里还要学,有“两位男童工已经认识了将近一千个字,看工人报已经没有问题,一位女童工也认识了六七百个字”。作者问女童公朱慧芳:“工厂里好不好?”她天真的回答:“这还用提?家里也没这里好。”“天真的话,确是解放后张家口每位儿童生活的真实写照。二是时事教育。火柴公司对童工的时事教育富有成效,童工们已将爱党爱政府、拥护新政权的意识深植于心第二打包间的一个童工在19465月的竞赛中得到了一幅毛主席的像,于是,打包间童工们每天上工时便向毛主席像行三鞠躬礼,“几个月中,一天都没有耽误过”。当作者问组长童工郝桂荣“为什么要给毛主席行礼”时,她带着奇怪的眼神回答说:“我们为什么不给毛主席行礼呢?我们今天得到的好处全是他给我们的。” 1946“七一”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5周年之际,打包间童工们给毛主席还写了一封信,童真的语言是这样表达的:“亲爱的毛主席,我们天天给你行礼,可惜我们没有见过你,没有和你说过话,我们真的想见你,你什么时候来张家口呢?”内战爆发后许多童工要求参加自卫队,火柴公司145岁的童工王淑兰写慰问信激励前线战士:“感谢你们英勇作战,保卫了边区,我们是生产队伍的一群小孩,以后我们要更多的增加生产,帮助你们战胜反动派。”在党和政府的关心爱护下,童工们已经“从生产中懂得了谁是他们的敌人和谁是他们的朋友了”。

三、改造儿童奴化教育

19378月——19458月张家口沦陷期间,在文化上推行:“欲灭其人之国,须先灭其文化”的殖民政策,大肆施行奴化教育,以所谓“亲日防共、民族协和、发扬东亚道义精神”为基本教育方针。为了使日本侵略者的教育方针具体化,1939年,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成立不久即颁布了《教育纲领》,内述“重点置于初等教育”。张家口市日伪政权将初等教育作为奴化教育的重点,目的在于让中国人民从小泯灭其民族性,其用心之险恶,可见一斑。奴化教育措施可归结为三种类型表现:第一,日语、日本化教育教学。日语为必修课,占了绝大部分课程。小学教材贯穿“中日亲善”、“民族协和”、“日察如一”、“共存共荣”等奴化思想,向学生灌输武士道精神,教鞭空前厉害,出操时,一声开步走,哪怕前边是水坑,学生也得走下去,否则,教鞭就会无情地敲下来第二,强制复学和置设小学,以推广其奴化教育的宗旨。《张家口市志》载:1942年8月至1943年7月,张家口市有两级小学10所,初级小学12所抡才书院被强制改名为“第七完小”。第三,破坏民国初等教育体系。日伪对小学进行奴化教育,除表现为“宣传‘中日亲善’‘东亚共荣’,强迫学生学日语,唱日本国歌,祈祷日本天皇,给学生灌输亲日、崇日的毒素”此外,还表现在从全方位摧毁民国建立的教育体系。包括教育经费投入比民国时期降低了一半;使小学教育走向畸形化,一面推广奴化教育,一面不遗余力提倡尊孔读经,借中国封建的伦理道德维护其统治;任由小学凋敝以及已渐退历史舞台的私塾重新建立私塾的重新开办,虽说是民众抵制日伪奴化教育情愫的折射,但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历史的退步,而对日伪政权来说,强迫奴化教育不成,则可视其为一种愚民政策8年奴化教育,其给儿童及张家口市教育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一是严重摧残了张家口市少年儿童的心理。“日本教育对学生,犹如奴隶主对待奴隶一样。”1946年4月4日,《晋察冀日报》载《张市十校儿童回忆》中,对日伪奴化教育的危害及其如何摧残儿童心理作了史实性描写,内述:“她呜咽的继续下去:‘敌人在时,有一天我在街上走,遇到了一个敌人的孩子,他什么也不说,上来就打我脸,还用石子投我,我不敢抵抗,只好拼命地向学校里跑,希望得到老师的保护。没想到老师相反的倒帮着敌人把我大骂一顿,当时我只有哭,没有得到一丁点安慰,一直哭到没有眼泪……’,其他同学也被感染的流出同情泪来。紧接着又一个小学生站起来,很激昂的说道:‘日本鬼子叫我念日文,我不愿意念。日本鬼子就狠狠打我的脸,两边的脸都打肿了,老师看这(原文如此,应为‘看着’)一声也不响,最后还罚我在炎热的太阳下,跪了一个半钟头。’”可见伪蒙疆奴化教育对儿童心理之摧残;二是瓦解了民国初等教育体系。民国时期,张家口市近代教育在艰难曲折中已初步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初等教育体系。但是,在日伪统治期间,大肆推行奴化教育、复古中国封建传统教育以及奉行愚民政策,致使张家口市小学教育,或者用日语教育并占用了大部分课堂时间,或者被迫倒退到私塾时代;三是阻碍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开展和推行。伪蒙疆的奴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根深蒂固,给中共实施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开展带来了诸多阻力。光复张家口后,曾派大量教育干部深入张家口市奴化教育较深的小学开展工作,但举步维艰,有相当部分学生“中日亲善”、“民族协和”、“日察如一”、“共存共荣”等奴化思想严重,见面均施以日本礼节,着装均日本装束,对新民主主义教育存在抵触,使得中共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来根除日伪小学教育中的奴化思想,迟滞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实施

张家口解放后,晋察冀边区张家口市政府一面接收、改造、创建小学校,一面实施普及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使全市学校数量由解放前的13所(一说24所)逐步发展为52所,至1946年4月即已增至45所在校11,096人,如果加上到儿童半日学校上学的人数,则小学生就学人数超过了敌伪时期的一倍以上。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党和政府、广大干部和教育工作者有效地组织和动员密不可分的。他们的部分作为包括:一是小学教育“大半免费,其较富有者亦仅出膳食费而已” 二是利用民办公助,广建小学校开展民主教育,剔除奴化教育;三是调查动员适龄儿童入学。如1946年初市第十小学会同第四区八街干部入户调查32位失学儿童,考虑到各自家庭的具体困难,决定采用循序渐进的办法,先失学儿童儿童补习班,每日中午12点到下午2点利用教员午休时间加班为儿童补习。两天之后,就有10多位儿童转入学校正式班学习;四是普遍推广半日制学校,照顾困难儿童半工半读,以便让更多儿童争取到学习机会;五是贯彻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如九区王家庄组织5个儿童的“拾粪组”,每天积肥,第四小学组织了7个儿童的捡煤组,每天下午放学后到附近机关捡拾煤,用以补贴学习费用和家庭生活;六是建立学生各种自立组织。各小学均建有学生会,学生自我组织管理学习和生活,一些高年级学生还建立学习研究会读报组等。学生在自我管理过程中,学习情绪非常高涨,“敌人在时,回家吃了饭就是不愿意到学校来,自从共产党八路军来了,天过得太快了,不愿回家了”;七是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突击”活动。如市第四小学开展学习竞赛和改造懒学生运动,任教教师具体指导,学生干部带头示范,同学间竞赛与督促,致使教学秩序井然。八是为学生做好贴心服务。如九区集资14,502元成立儿童合作社,售卖,货物学习用具,为儿童服务;九丰富儿童文娱生活。为了开展全市的文娱工作和宣传工作,特别是根据小学生的要求,19451022日,市青联会开办霸王鞭训练班,学习霸王鞭、秧歌舞、唱歌等。首日,就有师范附属小学、市立各小学、回民各小学学校学生踊跃报名参加,个别学校报名者竟达40余人。受师资、场地等因素限制,训练班只得采取每校限额5人(3男2女)的办法,重点培养各校霸王鞭队伍骨干。这样共有16所学校80余名学生组成训练班。训练地点在市青联的操场,时间为下午2点至5点。具体培训霸王鞭的知识,如性质、内容、动作、化妆、服装、乐队与队形变化等;学唱适合霸王鞭的歌曲,还特意教唱《成立联合政府》,庆祝新生政权;讲解怎样组织领导一个霸王鞭队,怎样编创动作等。在组织学习霸王鞭的过程中,鉴于前来学习的工厂童工很少,市青联又向没有接收到通知的学校和各工厂发出号召,希望派儿童踊跃参加。此外,市各小学及学生会还积极组织学生办街头黑板报、壁报及学习儿童剧等,向广大市民宣传国内外时事,受到市民称赞:“现在咱们也知道国家大事和外国的事儿了,早先到处是莫谈国事,想知道也没法知道的。”  

四、庆祝“四四”儿童节,奖励模范儿童

1946年,在边区和张家口市党政机关相关指示下,张家口各界借助于回忆与检讨运动、座谈会、游艺会、展览会、纪念会等各种形式热烈庆祝“四四”儿童节。市第二小学先是开展为期一周的回忆与检讨运动,使学生回忆旧社会的苦难和了解解放后共产党人八路军给他们带来的幸福,在检讨出“不卫生”、“秩序不好”等缺点后,即展开突击大竞赛,选出班里和全校模范学生。接着43日组织成绩展览会、体育竞赛大会,学生们通过赛跑、跳绳、踢球、爬山和舞蹈表演,向数百位家长展示新生活新面貌。最后于4月4日隆重召开纪念大会;市工人子弟学校举办纪念大会,组织家长和学生共享 “工人子弟也翻身了”的喜悦;驻张部队、边区政府财政处印刷厂、抗敌剧社、火柴公司等部队、机关、团体、学校、工厂等也纷纷召开纪念会,或座谈意义,或给模范儿童颁发奖品,或组织儿童观看电影、戏剧,或举办游艺晚会,甚至还儿童组织了庆祝宴。同时,为了纪念“四四”儿童节,中华书局(地点武城街)八折优待儿童,市立图书馆搜集儿童文库、少年文库等共千余册读物陈列于大阅览室,专于儿童节当日为儿童开放一天 

414日上午,张家口市教育局召开颁奖大会,为“四四”儿童节选出来的模范儿童给予奖励。给奖大会中,共有245名模范儿童获奖。这些模范儿童是从全市13,000多儿童里推选出来的,有童工模范烟草公司朱慧芬、火柴公司曹秀珍,学生模范如第二小学的张峰、十小学的张玉梅等,他们均是热爱工作学习上进乐于帮助同学、民校、民教馆,爱护家庭的儿童典型代表。这次颁奖大会既是对解放6个月以来张家口市儿童工作成就一个简单展示,也是对新政权儿童工作的一次有力宣传,更是对未来儿童工作的一场集体动员。为此大会主席对推选模范儿童运动做了一个很好的解读“只有在解放区才有模范儿童,因为这儿可以自由学习,能够发挥儿童的天”,也因此大会鼓励模范儿童不要自高自大,“要天天求进步,要帮助同学,特别要爱护和帮助贫苦失学儿童,号召模范儿童永远要做模范儿童 

 

 

作者简介:张冬霞,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河北北方学院讲师。

Copyright © Chahar Culture Research Association . All Rights Reserved 察哈尔文化研究会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440×900以上的屏幕分辨率和8.0以上版本的IE浏览器访问本站
冀ICP备15009271号-1 冀公网安备 13070302000111号
地址:张家口市桥西区长青路19号
联系电话:13903236923 / 0313-802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