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张家口察哈尔文化研究会 > 关于我们 > 学者论坛 > 正文
晋察冀边区铁路学院在张家口的创办及后续发展
文章来源:张金辉    发布日期:2023/8/15    点击数:723 次

抗日大反攻阶段,平北八路军从日伪手中武力光复了伪蒙疆政权首都、民国察哈尔省会张家口。不久,张家口成为晋察冀边区的首府,红色高校如雨后春笋一般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华北联合大学 (现中国人民大学)、 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 (现北京理工大学)、 白求恩医科大学 (现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 等, 均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孕育,翻开了张家口高等教育史上最为灿烂的一页。在此期间,八路军还接管了伪张家口铁路学院,改造成为晋察冀边区铁路学院。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成立的第一所铁路高等学校,也是现北京交通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之一。晋察冀边区铁路学院从抗战胜利后一路走来,历经战争年代的风风雨雨,和平年代的分分合合,但其永不磨灭的红色血脉,从华北地区一直流向祖国的西南边陲,书写了新中国铁路教育的光辉篇章。

接管改造 涅槃重生

抗日战争时期,张家口是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的首都,日伪在张家口大肆开展奴化教育,高等学府设有中央医学院、蒙疆学院、蒙古高等学院、兴蒙学院、交通学院、铁路学院等。虽称学院,但大多名不符实, 修业年限较短, 教学内容缺乏计划性,充其量是一些为日伪统治服务的短期训练班。抗战胜利后,这些学校大都被民主政府废弃,只有少数经过新民主主义改造成为革命的高等学府,铁路学院是其中之一。1945年10月,为进一步改造已被八路军接管的铁路学院,晋察冀边区政府调华北联合大学附设行政人员训练所副所长顾稀担任院长,并将学校更名为晋察冀边区铁路学院,学校由铁路局直接领导。

顾稀等人接管铁路学院之初的主要任务是 “举办路局各种留用员工的学习班和训练班,以利改造思想,转变立场,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办的班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政治审查为主,对象主要是留用人员中的各级领导和技术人员;另一种是以已有一定觉悟的工人中骨干为主,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阶级觉悟,争取入党入团。”经过几个月的改造,铁路学院已脱胎换骨,成为革命的高等学府,这一方式后成为接管铁路高校的基本经验。 1946年1月,学校明确以教育在职员工为主要任务,分设初级班、运输班、讲习班。 后因土木、 水利人才缺乏,于8月又成立了土木工程系,培养一般技术人员及其他工程管理人员。为了充分发挥晋察冀边区铁路学院铁路交通运输方面的教学资源,为解放区的建设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晋察冀边区铁路学院还附设中学班,以 “培养铁路初级技术与业务人才”为办学宗旨,并通过 《晋察冀日报》发布招生简章,公开招收学生。

1946年10月,国民党傅作义部大举进攻张家口,晋察冀边区铁路学院师生与华北联大、晋察冀工专等大中专学校一道撤入革命老区,在艰苦的农村继续办学,积蓄革命力量。

红色血脉 倾注老区

根据晋察冀中央局的统一部署,撤出张家口后的铁路学院奉命转移到河北平山县农村。 同年11月,根据晋察冀边区政府决定,晋察冀边区铁路学院及跟随学院转移的原铁路局部分人员,与同时从张家口撤退到平山的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商科学校等合并成立晋察冀边区工业交通学院。交通学院分为普通班和预科班,普通班基本为铁路学院的原班人马。边区政府任命黎亮为院长,侯薪和韩子毅先后任副院长,顾稀任教导主任。

黎亮在新中国成立后任铁道部设计院总工程师,在抗战胜利前曾为北京大学工学院系主任、教授,抗战胜利后专程从北平来到张家口解放区。据交通学院的学员商钧回忆:“从日军投降到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大举进攻之前,黎亮带着北大工学院的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教授,来到了解放区参观。他们一看这个地方跟国统区完全不同,经济繁荣、生活稳定、人民平等,没有白色恐怖那一套,完全是一个新世界,是国家人民的希望所在,所以,这些人就都表示要留下来参加工作。我们当时也非常希望和欢迎这些高级知识分子留下来,在那个技术人才匮乏的年代,这是一支非常重要的技术力量。”

晋察冀边区工业交通学院组建后不久又改建为三个部:一部是铁路业务班和铁路机务班,二部是水利工程班和道路工程班,三部是预科,还有一个直属会计班和一个研究室。研究室主要由张家口铁路局撤退下来的技术人员组成。1947年2月,全院共有学生380人(其中预科132人),教职工169人。同年11月石家庄解放,晋察冀边区工业交通学院随即向石家庄进发,准备接管城市,大批干部和学生也分配到新解放区工作。同时,学校预科的师生们迁到井陉复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后演变为北京理工大学。

1947年12月,晋察冀边区工业交通学院在校领导与师生迁到石家庄,开始参与创办石家庄职工学校,顾稀任副校长。1948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9月即决定成立由张国坚、顾稀为正副主任的“华北交通学院筹备处”原职工学校工作人员全部参加筹备工作。11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了华北交通学院同时,原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班并入华北交通学院。华北交通学院开办的宗旨是培养交通建设及管理人员,当时设有速成班、预科、本科等层次。

华北交通学院的成立,为新中国成立前后接管北平铁路管理学院和唐山工学院奠定了重要基础。

历史交汇 再续辉煌

1949年1月北平解放后,中央军委铁道部决定从华北交通学院选派干部对国立唐山工学院和北平铁道管理学院进行接管。 为了做好接管准备工作,教务长顾稀专程到原国立唐山工学院驻地调查情况。此时,唐山工学院的大部分师生南迁,原校址空寂,只有少数留守人员。于是,1949年3月华北交通学院全体师生从石家庄迁入原国立唐山工学院驻地。4月,顾稀代表军委铁道部接管唐山工学院留唐部分。同时,华北交通学院院长陈武仲又带一部分师生接管了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原唐山工学院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学校肇始于1896年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后屡迁校址,数度更名。抗战胜利后,曾南迁的唐山工学院回唐复课,然而随着解放战争的迅猛发展,院领导及诸多师生不了解党的政策,决定南迁办学,师生员工开始分批南下,以至于滞留上海。唐山工学院留唐部分被我党接管后,滞留上海的师生们表达了强烈的北返愿望,中央军委铁道部给予了全力支持。留守唐山的师生与负责接管唐院的顾稀都关心、挂念上海的师生。大家期待着、盼望着上海的解放,同时在期待与盼望中做好一切迎接他们返唐的必要准备。不负众望,1949年6月滞留上海的唐山工学院师生返回唐山。随后,中央军委铁道部命顾稀等对唐山工学院进行了全面接管。此时,华北交通学院的建制仍然存在,1949年7月军委铁道部发布部令:“兹决定唐山工学院、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华北交通学院合并组成中国交通大学,分设工学院及管理学院。在校部机构人事令未发布前,工程学院及管理学院可分别筹备招生事宜。”华北交通学院现有学生分别编入唐山工学院或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华北交通学院随之撤销。

新中国成立后,铁道部任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担任校长,顾稀任教育处处长,其余原华北交通学院的领导与教职员在中国交通大学主要担任思想政治工作、人事工作和后勤管理工作。原华北交通学院领导与师生把解放区的革命传统和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带入了中国交通大学,对以后北京铁道学院和唐山铁道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50年,中国交通大学改名北方交通大学。1952年,北方交通大学校名撤销,北京和唐山两地的学校分别独立建校,称北京铁道学院和唐山铁道学院。前者发展为北京交通大学,后者于1972年迁入四川,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本文系河北省2020年社科基金[HB20JY03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金辉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河北北方学院副教授。

Copyright © Chahar Culture Research Association . All Rights Reserved 察哈尔文化研究会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440×900以上的屏幕分辨率和8.0以上版本的IE浏览器访问本站
冀ICP备15009271号-1 冀公网安备 13070302000111号
地址:张家口市桥西区长青路19号
联系电话:13903236923 / 0313-8028219